一九九七年七月三十一日下午我从姑妈手中兴冲冲地接过她刚从村委会带回来的东宝中学入学通知书。当我把这一喜讯告诉家人时,大家都欣慰地笑了。病危的母亲望着通知书,拉着我的手久久不愿放开。我知道母亲此时一定对我寄予了希望,只是没有气力说出来。那一刻的我,心情无比沉重,我哭着对母亲说,妈,您放心吧,我一定会用心读书。从那一刻起,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在向往已久的东宝中学好好学习、考上大学。
二十多天后母亲拉着我的手离开了人世,临走前她将平时卖菜攒下的很多毛票和病重期间别人探望所给的几张整钱交给了我,被病魔折磨得已经无力说话的她用难以言喻的目光望着我,仿佛在说:四儿,我走后你要努力,一定不要辜负我的期望啊。
几天后,在失去母亲的悲痛中,我在二哥的陪同下带着简单的行李来到了东宝中学。我们从校门口(如今的家属区门口)一路走到办公楼前,沿途看到运动场上推土机轰鸣、拖土车穿梭,好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穿过办公楼后,一栋雄伟壮观的建筑屹立在我的面前,我想,这就是我们的教学楼了吧。经典回廊式建筑风格,铺满大理石地板的外延式楼梯,干净整洁的教室和崭新时尚的铁质课桌椅深深印在我的脑海。回想曾经求学的小学和初中,真感觉自己是进了殿堂。
来到报名点前,几位和蔼可亲的老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后来我被安排进了曾庆清老师的九班。在高中三年的学习中,学校和老师给我提供了无微不至而又不胜枚举的关怀和帮助。记得那时候班上的五位老师都是抢着时间给我们上课和辅导,常常是一位老师还没出教室另一位老师已经等在了教室门口。自习课时经常有老师在教室或办公室辅导我们。那时候学校的教室里既没有空调也没有电扇,七八月份的夏天那个热啊,真是让人记忆犹新——同学们一下课就往卫生间去冲凉或拿着纸扇子不停地扇;老师们常常是上完一节课衣服差不多可以拧出一线水来,可老师们从来都不表露出他们的一点炎热、一点劳累和一丝怨言,任何情况下都是一丝不苟地讲授着他们的备课。
三年中,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下雪,班主任曾老师都是早早地等候在教学楼三楼西边我们班的教室门口,看着我们一个个走进教室认真的开始学习。三年里,似乎从来没有谁赶在过他的前面,即便是班上管教室钥匙的同学。记得一个冬天的晚上下了好大一场雪,第二天早上我迎着呼啸的北风踏着齐膝深的积雪走向教室,心里想着这么恶劣的天气曾老师今天应该不会来了吧!哪知当我刚走到1号公寓前的下坡路段,就远远望见一个高大而熟悉的身影正一步步艰难地前行,那就是我们的曾老师啊!
曾老师每天都去寝室查看我们的就寝情况。当时我们学校的自来水进水管比较细,1号公寓没有单独的卫生间和洗漱间,我们又住最高层五楼,所以我们班每天回寝室洗漱时都会拖拉好半天,但曾老师总是耐心地看着我们洗漱完睡下了自己才回家休息。曾老师总是热心帮助班上每一位需要帮助的困难学生。我深刻得记得,有几次在我家庭困难没钱交费时,都是曾老师帮忙做工作报请学校免交了部分费用。这些催人泪下的感人场景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使我感动,让我难忘。
在学校和老师们的帮助下,经过三年的摸打滚爬后我终于在2000年的7月6日走进了高考考场。考完后,我在估算完大致分数后填下了自己的高考志愿。十多天后获悉自己被荆州师范学院(现长江大学)录取,悬着的一颗心总算落了地。
四年后,我顺利从长江大学毕业,再次投入母校东宝中学的怀抱,再次回到这个熟悉又温暖的大家庭。我感恩母校,是她教导我、帮助我、接纳我,让我有了一份养活自己、回报亲人的工作;让我发自肺腑地提醒自己应该也必须为学校、为家乡做点力所能及的有意义的事情。工作中,我时刻以当年在母校求学时所见到的好老师形象为标准,以感恩之心为动力,认认真真地做好我应该做好也能够做好的每一件事情。
教学中,我认真落实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努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努力提高学生的学科成绩和自己的教学水平。班主任工作中,我努力做到以当年的班主任曾老师为榜样,学习他那事尽亲为、以身示范、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育人方式;学习他不计个人得失、只为学生发展的敬业精神。在学校创建文明寝室活动中,我总是先在班上讲细致的活动要求,再深入学生寝室手把手地指导具体工作。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实现高考理想成绩,我思考并实践过各种各样的办法。我常常在报纸上和网络上寻找各种招聘信息读给学生听,让他们意识到没有文化、没有技能求职很困难,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学习;为了在学生中营造比学赶帮的氛围,我时常自掏腰包购买学习用品奖励爱学的学生;为了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我努力做到每个自习时间都赶去教室督促学生学习,只要一有时间就去教室外巡查,及时发现和制止各种违纪行为。正是这些努力和付出,让我收获了上一届所带班级人人上大学的成绩。
回母校工作已经有十一个年头,在这十一年中我始终保持着一颗热爱母校和感恩母校的心,虽没作出什么大贡献,但做到了尽职尽责,尽心尽力。现在是这样,今后也一定会这样。
值此母校二十年校庆之际,作为一名东宝中学培养的学生和现在供职于母校的教师,我衷心地祝愿母校的明天会更好!希望各位东中学子时刻牢记“今天我以东中为荣,明天东中以我为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