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培育创新环境 造就创新人才
2012-12-12 08:30:36 来源: 作者:何 刚 【 】 浏览:11974
  ●培育创新环境,是造就创新人才的关键之一
  ●教育应该提供适宜创造力生长的环境
  ●不仅要“释疑、解惑”,而且要启思、设疑,引而不发
  
  21世纪学校教育人才观、质量观的核心问题,是培养和造就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新形势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改革创新是新世纪的重要课题,必须发展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
  培育创新环境,是造就创新人才的关键之一。而如何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给学生一片自由翱翔的时空,使学生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创新精神,并将其引向真正的科学创新行动,应当成为变革现存教育教学模式的一个切入点。
  一、现行教育缺乏培养想象力、创造力的环境
  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想象、创新的民族,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中国自有“四大发明”以后,一直未再有重大的技术发明和制度创新贡献于人类,个中原因,不能不承认文化教育中存在阻碍民族创造能力发展的因素。制度化的学校教育发展到今天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传统。现行学校教育在知识教育上基本上是一种继承性、接受性的教育,而十分缺乏对已有知识进行批判和改造的态度;从观念、制度和行为上漠视或忽视了创新素质的保护、培养和引导;在学生行为养成上主要是一种规范性、约束性教育,而不能宽容多样性和与众不同。这种教育虽然形成了有利于学生掌握系统书本知识、发展认知能力和养成顺从守规的行为习惯的优势,但同时也滋生了许多阻碍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因素。繁重的学习任务、僵化的教学模式和再现性的考试方式都从根本上阻碍了学生如“好奇心”、“求知欲”、“认识的独立性”、“自由思考”、“怀疑态度”等等这些素质的形成和提高。这是造成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乃至更广泛人群缺乏创新精神的一个主要原因。德国学者海纳特认为,现代学校有许多阻碍创造力发展的因素存在,如过多追求分数;对学生进行压制和批评;视创造行为为变态;将通知家长作为一种教育方式使用,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等等。海纳特的观点是基于西方教育的背景而提出来的。其实,他所说的这些阻碍创造力的发展的因素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表现得尤为典型和突出。
  二、学校教育应该提供适宜创造力生长的环境,变革学校教育
  从创造力成长需要的环境与现行学校教育环境的明显反差来看,培养创造力要求学校教育进行根本性的变革。
  1、在培养目标上,要从培养单纯听话的人转变为培养有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心并具有独特个性和丰富创造力的人;同时,要避免将促进全体学生发展与要求所有学生同等程度发展、学生各方面全面发展与平均发展相混同。
  2、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不仅要挑选那些严密、精确的内容,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要挑选那些能显示自然、社会和人类生活的多样性、可变性和多种可能性的内容,以提供学生选择、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3、给学生自由自发的活动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以发展学生自由探索、想象、选择和创造的能力,而这又要求坚决、果断地将学生从沉重的学科课程中解救出来。
  三、更新传统的以“释疑、解惑”为使命的教师观势在必行
  传统的以“传道、授业、释疑、解惑”为指归的教师观,显然难以适应以造就创新人才为重任的21世纪的学校教育,当前亟待明确以下一些新的理念——
  1、创建真正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对学生尤其是对与已不同、与众不同的学生应该采取尊重、宽容、鼓励的态度,而不是强制、苛求、压制学生。
  2、不仅要“释疑、解惑”,而且要启思、设疑、引而不发。
  作为教师,确实要解答学生的疑难,指导他们认识并消除学业上、生活中的问题和困惑,但不能越俎代庖,替学生自己思考。而且,“释疑、解惑”并非是将疑惑全部“冰释”,而要引导学生在明了旧疑的基础上思考新的、更深层次的问题,有时甚至要“设疑”。
  3、教育评价要从根本上改变以固定、惟一、精确的所谓标准答案评价所有学生的所有行为。评价标准的制定要有利于鼓励学生提出多样性、与众不同的独特性答案,形成探索求知、崇尚真理、激励思考、勇于创新的氛围。
  创造力是人的生命力的最高表现,是社会前进的动力和源泉。创新教育是教育的本义和灵魂,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实质,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培育创新环境,造就创新人才,是提高国民素质,增强国家科技竞争力、综合国力的前提和保证,是强国之路。
 
 
详细内容点击查看全文详细内容点击查看全文 县(区)级及以下职位有2222个县(区)级及以下职位有2222个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