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践行“四有”标准 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2014-10-22 14:52:52 来源: 作者:熊万国 【 】 浏览:15618
  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号召全国广大教师从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四个维度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在第30个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情真意切的“四有”寄语,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广大教师的亲切关怀,对教师成长的殷切期待。我们当积极践行“四有”标准,认真落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一、做好老师,要长温为师之梦  
  长风破浪,梦想“压舱”。价值多元背景下,一个教师到底能走多远,首先取决于他梦想的“长度”、“宽度”和“深度”。
  其一,要有不忘初心的梦想坚守。当我们最初选择师范院校,当我们开始走向三尺讲台,当我们与孩子第一次对视,当孩子对我们第一次耳语,我们就开始与教育结缘,同教师结伴,在教海探航。从少年,到青年,再到中年,直到生命的尽头,多少优秀教师孜孜追寻的不正是当年那个纯真美好的“园丁梦”吗?著名电视人陈虻说“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这句话新老教师都能受用,只有灵魂跟得上脚步、信念撑得起梦想,我们才能行稳致远。
  其二,要有不辱使命的梦想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教师要把思想认识行动高度统一到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重要精神上来,要把“名师梦”“教育梦”高度统一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上来,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路人,做好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贡献我们的光与热。
  其三,要有不落窠臼的梦想追求。“温故而知新”,温故更当纳新出新。两千多年前,孟子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作为人生乐事来追求,在时代变革、社会进步、教育发展的今天,教师要与时俱进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积极构建“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几年前,东宝中学就提出了“不唯择天下英才而教,但求育每个学生成人成才”的育人目标,我们把这条标语刷到最醒目的墙上,就是希望老师们将这种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学生“人生出彩”的梦想画卷打好底色。
  二、 做好老师,要长正为师之德
    “源洁则流清,形端则影直”,高尚的道德情操正是成就一个好老师的“源头活水”。立身一败,何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
  其一,让修养之弦常绷不松。今年暑期,中央电视台推出了“校训是什么”系列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我也结合学校师资情况查询了一些信息,华中师范大学的校训是“求实创新、立德树人”,湖北大学的校训是“日思日睿、笃志笃行”,湖北师范学院的校训是“诚毅勤敏” ,不能一一枚举,但我们已经注意到这些校训中崇德、重德、厚德、立德的共有因子,它们是民族精神的历史传承,是师范院校的鲜明特质。校训是母校馈赠给我们受益一生的精神财富,我们当以此修德立行、三省吾身,时时处处事事紧绷修养之弦。
  其二,让诲人之舟常摆不倦。教师也会面临“精神懈怠的危险”,我们不妨化大为小,将其称为“职业倦怠的危机”。中小学教师因其职业特征,往往出现六年一届、三年一轮的“小循环”,但这绝对不是周而复始的简单重复。诲人而不倦,就应该不倦在神态,不倦在姿态,不倦在心态。我们学校有位中层干部,将自己比喻成“摆渡人”,我觉得这个定位就非常不错:因为“摆渡”,所以要将学生安全健康地送到“彼岸”;因为“摆渡”,所以更加珍惜这数年“同船渡”的师生情缘;因为“摆渡”,所以乐此不疲地“迎来送往”。我们都是“摆渡人”,细细算来,在我们有限的生命里又能“摆渡”多少个来回呢?“摆渡”的日子,终将沉淀为我们人生弥足珍贵的不老岁月,我们且行且珍惜。
  其三,让奉献之炬常明不晦。“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本是要写坚贞的爱情,但现在人们多以“春蚕”“红烛”比喻老师。对诗意的阐发,可能古今有别,奉献精神却永远不存在“过去时”。“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在201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上将自己的奉献精神解读为将血“一滴一滴地慢慢流”、“一天一天地慢慢流”,这种“慢慢”的状态与教师群体的奉献精神高度契合。今年暑期集训,学校请一位先进教师发言,她将自己一天的工作生活诗意地描述为“晨兴共朝读,带月查寝归”,这也是我们东宝中学老师和班主任的工作常态。教育是一个良心活,老师需要有极端负责的工作作风,还需要有润物无声的工作方法,小水常浇,淡肥常施,奉献常在,“园子”才会“枝繁叶茂”。
  其四,让仁爱之心常驻不失。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爱满天下、爱生如子”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当前,对特殊群体学生的教育已然成为各个学校的重要科研和实践课题,问题学生更是让不少老师头痛不已,唯恐回避不及。谈到这个话题,我想到了一次发人深省的调查:在“你热爱学生吗?”的问题上90%的教师回答“是”,在“你体会到老师对你的爱了吗?”的问题上10%的学生回答“体会到了”。调查结果的反差,源于师生现实地位的不平衡,老师往往“爱在心中难表达”。习总书记关于“好老师一定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学生的情感,包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让所有学生都成长为有用之才”的论述,为我们常驻仁爱之心、常谋仁爱之策、常施仁爱之举,与学生相交相知相融,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有效路径。
  三、 做好老师,要长强为师之能
  汉代学者韩婴说“智如泉涌,行可以为表仪者,人师也”,如何“智如泉涌”,他给出了“学而不已,阖棺乃止”的勤勉之法。
  其一,以大储备大视野助力大服务。在大数据、云计算大行其道的信息“核爆”时代,老师的乐学勤学恒学对信息储备尤为重要。当代教育名家于漪就是韩婴思想的积极践行者,“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的心得心语激励了多少青年教师致力终生学习,不断超越自我。教师如果没有“宽阔的胸怀视野”,就容易在“小家子气”的泥淖里难以自拔。教师节前夕,市委万勇书记看望慰问全国优秀教师熊锦梅,对她“生活即语文”的大语文观多加赞赏。熊锦梅老师就是我们身边的榜样,不只是语文,高中各个学科的老师,学校各个岗位的员工,都应该立足小事、心系大局,倾情教育的“三服务”“大服务”格局。
  其二,以新思想新举措紧跟新时代。在延安学习运动中,毛泽东同志提出了“本领恐慌”的概念。时代发展到今天,面对新的生情学情,老师们往往也会有“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的困窘。我们要破解困局,唯有开拓,唯有创新,唯有紧贴时代脉搏,“做深化教育改革的推动者”。东宝中学将2013年确定为“学习提升年”,将2014年确定为“课改推进年”,其初衷就是以学习凝聚新共识,以课改构建新课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求索的精神、变革的胆识、跳跃的姿态将成为我们摘取更高处改革果实的有力保障。
  其三,以高站位高标准追求高质量。在发展的任何节点之上,一旦安于现状,止步不前,就会被历史车轮扬起的滚滚尘埃湮没。办学没有高站位,为师没有高标准,就会“行而不远”。中国是诗词的国度,中国传统文人的“苦呤”精神就是对高质量作品的高标准追求,这种精神直到今天仍有其现实意义,只要我们“拈断数茎须”,把手头的事情做到极致,名师名校的目标将指日可待。去年以来,东宝中学在全校教师中开展了“办学理念的再认识再实践”系列活动,进一步明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对优质教育、优秀教师的夙愿诉求,进一步深化了“办优质示范高中,兴人民满意教育”的共识共为。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办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育,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永远在路上!
  
 
 
北京现代旗下全新悦动正式下线北京现代旗下全新悦动正式下线 颁奖后秦凯单膝跪地向她求婚颁奖后秦凯单膝跪地向她求婚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